第三章 十八真手-《极道圣魂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擎天手!”

    陆令平把双腿下蹲成马步,双手从腰间猛然向空中冲击,同时发出“嘿”的一声。动作样式很有些向其它拳法里的“举火烧天”或者是“偷天换日”。

    但细一看,却是大不相同。在他每出一拳的时候,仅仅是拳头捏紧,身体和臂膀却是尽力放松。那种力道,完全是用拳头的重量把臂膀和手肘拉伸开,为的是打开关节,拉伸筋腱。

    拳经云:“宁炼筋长一分,不练肉厚三寸。”因肌肉之力尽是虚力,若是没有筋骨之力烘托,肌肉练得越厚越是笨拙,为道着所不取。

    此时,陆令平经过几天的苦练,对每一个动作已经非常熟练。一发力,关节瞬间被拉伸开,手臂长处寸许。被拉开的关节瞬间反弹,回撞,产生一种沉闷的“咚咚”声。

    道家叫做“鸣鼓还丹”直接为三重培元打下基础,

    理论上说的是很容易,但实际上真的练起来,筋腱拉伸,骨骼撞击,内在的筋肉强力摩擦,却是非常痛苦。

    尤其是打开关节这关键一环,不但关节处如被火烧,疼痛难忍。因为受到拉扯,全身的筋腱都为之震颤,这也正是修炼动作的巧妙之处。每个动作都恰到好处刺激全身,在鼓荡开合之间,筋力已经渐渐萌生。

    “地龙手”

    陆令平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,进入下一势修炼。先是一个空翻,借助惯力双手按在地面,形状如同倒立,深吸气一口。拉开筋腱之后,猛然凝聚身体四肢,肌肉受到筋力的催动,瞬间凝聚成团,聚起一个个硬邦邦的疙瘩,

    修炼要领和第一势相同,只是动作有很大不同,为的是从不同角度打开筋腱,挖掘身体潜力。日久功深,全身柔若无骨,却又是绵里藏针,元气充斥于筋腱之中,运力如铁石般坚硬。

    一、二、三……

    陆令平反复重复着每个动作。疼痛和疲劳,让他热汗直流,不断地咬紧牙关,脸部也聚起一个核桃大小的疙瘩。

    但陆令平对此痛苦的磨炼,不但没有反感,反倒有一种欣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