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周将军是军中翘楚,既是可以为北夏出征,抵御外敌的。” 皇上都已经是这样说了,也没有谁可以反驳的了,再说了,这件事情的两个当事人――――周宇和莫南,一直是沉默的,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。 周宇还好说,他有皇上撑腰,这件事自然是不必自己争取,但是莫南,莫名的失了兵权,又被责令不得出征讨伐大漠。 夺嫡的功臣,皇位大半个都是靠他金戈铁马打下来的,结果却被这样的提防,也着实容易为人诟病皇上的心胸。 只是这样窝囊的事情,莫南还能这样的忍让,真的不像是他平日里的作风。 只有一个人,他的异议倒是出人意料的――――何淮。 “皇上,老臣认为,周将军年轻气盛,虽也是勇谋俱存,但是经验不足,不如让周将军和莫将军一起去往大漠讨伐外敌,这样即可以彰示北夏的国力,还不会为外人诟病,一举两得,胜算也是更大些。” 其实此话早就在满朝大臣的心里了,只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,也就是何淮这样不惧圣颜的人才会这样说出来。 只是,他何时那么支持莫南的了?按理说,他的女人,从后位变成阶下囚,就是因为俪妃,他怎么还会站在莫南这一边? “何大人的意思是一军两主将?那对军心可是极大的动摇啊!” 刑部的孙侍郎是皇上那边的人,说出的话自然就是为着周宇,却不想何淮不是这个意思。 “孙大人,老夫的意思不是两位主将,而是兵分两路,分别从随州和羌州调兵,东西两路军队一齐出动,即是出其不意,又防止了漠北的铁骑夜行千里调兵遣将。” 平心而论,这倒是个好计谋,只是...... “那如果依何大人所言,兵分两路,但是如今只定下来了一位前锋,朝中已经没有可以为前锋的勇将,那又如何是好?” 何淮倒显得不紧不慢的说出了他的计划:“莫将军的威名已经是享誉了九州大地,由莫将军率领羌州的人马,从正面攻打大漠,即可以震慑敌军,又让敌军相信北夏的主力军全部在这里。” “而周将军则率领随州的军队从后方截断他们的后路,所以孙大人所说的前锋,就是不必的了,由周将军一人统军即可。” 说完之后,他就抬头看向了宫泽坤。 宫泽坤一直在听何淮的话,不得不说,他既然是在朝廷中风雨飘摇的几十年里还能稳如泰山,除了手段过人之外,他的运筹谋略也着实是极为大局。 但是他的这个方法也有漏洞――――就是周宇。 一旦周宇临阵倒戈,转而帮着大漠的话,依他们的地形的位置,反过来攻打莫南带领的羌州军队那是易如反掌。 毕竟羌州的军队数量只有五万人,而大漠此次是出动了二十万大军,坚守一三五天还是有可能的,但是时间一长了,粮草万一跟不上,那整个羌州军只有全军覆没的下场了。 他不敢冒这个险,莫南他尚且不会全部委之以重任,周宇只是他从下面提拔起来分军权的人,适用于朝堂制衡,他就是更不敢了。 “朕认为,周将军初次作为主将,就执行这样艰难的任务,未免太过于为难了,还是由莫将军带领随州军从后偷袭,周将军正面迎敌。” 听到这句话,何淮的嘴角似是浮起了一抹笑,但很快就潜藏在他的话语了。 “皇上圣明,老臣思虑不周。” 大漠的事情也就是这样定下来了,五日后出征,皇上特意准予莫南这三日可以入宫陪伴莫皇后。 “皇后在宫里甚为清冷,莫将军即是快要离京,这几天就常来宫里看看她吧。” “臣遵旨。” 这三个字是莫南在早朝时说的唯一一句话。 下了早朝,宫泽坤先去的是卿俪宫,第一个见得却不是莫然。 “奴婢参见皇上,皇上万岁万万岁。” 他一进卿俪宫,就让李公公把岑儿叫来了偏殿,没有惊动任何人。 “起来回话。” “谢皇上。” 岑儿因为紧张,一张小脸煞白一片,比抹了粉还要瘆人,就好像是进了阎王殿一样,不过气急的皇上,倒是和阎王没有什么区别。 “朕,有几个问题问你,切要如实回答。” 宫泽坤不怒自威的气势,虽然是坐在珠帘后面,但还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。 第(2/3)页